減速機齒輪裝配后的質量主要是指齒輪的嚙合質量,其包括:齒輪大接觸精度和齒側間隙。
一、齒輪的齒側間隙檢查
為了保證齒面間形成正常的潤滑油膜和防止由于齒輪工作溫度升高引起熱膨脹變形致使輪齒卡住,輪齒在嚙合時必須有適當的齒側間隙。
減速機齒輪齒側間隙分:齒輪圓周側隙與齒輪法向側隙。
圓周側間隙:在一對相嚙合的齒輪中,固定其中一個齒輪,另一個齒輪所能轉過的節圓弧長的最大值。以分度圓弧長計算,用百分表測量。
齒輪法向側隙:兩齒輪的工作 齒面互相接觸時,其非工作齒面之間的最短距離。法向側間隙可用塞尺檢查。
測量圓周側間隙和測量法向側間隙是等效的,兩種方法取一種即可以。對于一般齒輪副側間隙的檢查方法有壓鉛法和打表法。
1、壓鉛法。
在齒面上,沿齒高方向均勻,平行放置2~3條軟保險絲,其直徑不宜超過最小間隙的4培。轉動齒輪擠壓后,測量軟保險絲壓薄處的尺寸,即為側間隙。
2、打表法。
是一種精確的測量齒輪側間隙的方法。測量時,將百分表測量頭與活動齒輪的齒面接觸,另一齒輪固定,使活動齒輪從齒的一側嚙合轉到另一側嚙合,此時在百分表上讀數差即為側間隙。
二、齒輪接觸精度大檢查包括:接觸斑點的檢查和接觸斑點的位置的檢查。
1、齒輪接觸斑點檢查可以綜合地反映齒輪制造誤差和安裝誤差,從而反映出對齒輪接觸精度的影響,同時反映在齒輪工作狀態下載荷的分布狀況。接觸斑點是指安裝好的齒輪副,在輕微制動下,運算后齒面上分布大接觸擦亮痕跡。接觸痕跡的大小,在齒面上用百分數計算。
檢查齒輪接觸斑點,常用著色法進行檢查。在大齒輪的齒面上涂一層薄薄的涂料(如紅丹粉調合劑),使被動齒輪在輕微制動狀態下滾動。然后檢查齒面接觸痕跡的面積大小。看是否與標準相符。
2、齒輪接觸斑點位置的檢查
對于一般要求的齒輪,正確的接觸位置應在齒輪的節圓上均勻分布,由于安裝或運轉后造成不良位置,應作調整。